第四十一章 路遇故人_初唐:砥砺前行
笔趣阁 > 初唐:砥砺前行 > 第四十一章 路遇故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一章 路遇故人

  第302章路遇故人

  慕容诺曷钵这话是真心实意的,他此身几次遭逢大难,给他带来威胁的都是身旁的人,相反因战略价值缘故,唐军多次相救。

  在慕容诺曷钵的眼中,唐军真就比吐谷浑的军队靠谱。

  慕容闼还想着要用什么说词说服自己的父汗,结果竟是一拍即合。

  “那孩儿这便回去安排?”

  慕容闼还是有些不敢置信。

  慕容诺曷钵却急不可耐的催促道:“去去去,快去,莫要让吐蕃使者抢了先。你可以告诉陈侍郎,莫要担心我吐谷浑无力支付军饷,我们可以用军马代替,实在不行,裁军亦可,决不委屈了天朝天兵。”

  慕容闼面容僵硬,想了想,想到了陈青兕那句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,有这样的父亲吐谷浑还有什么希望?

  转念一想,夹在大唐、吐蕃中间,真要换一个能干的雄主,未必能够活到现在。

  这样逆转思维,一切都释然了。

  慕容闼再次回到了长安,将慕容诺曷钵的决定告诉了陈青兕。

  当然他隐瞒了自己父亲窝囊的态度。

  陈青兕见事情进展的顺利,也懒得深究,说道:“慕容郎君可向陛下上疏,请求援助,在下自会在庙堂上为郎君说话。但成与不成,在下不敢保证,只能说有机会,尽力而为。”

  慕容闼看着心系青海战局的陈青兕,尽管知道他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大唐,但吐谷浑确实能从中获利,起身弯腰作揖,深切的说道:“不管成与不成,吐谷浑永远是陈侍郎的朋友。”

  当李治收到慕容闼代表吐谷浑上表国书的时候,眉宇间充满了笑意。

  毫无疑问,这必然是陈青兕的手笔。

  让吐谷浑来负责唐军的军费本就是陈青兕的建议,若无他从中谋算,吐谷浑怎么可能提出一样的提议?

  不枉自己破例将他提拔为侍郎之位。

  让陈青兕来当这个兵部侍郎,就是想让他有力量推动在青海驻军一事,让他拥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
  李治心下满意,他就喜欢这样能够迎合自己心意,且能将事情干的漂漂亮亮的臣子。

  所以尽管他有心压一压陈青兕,但一遇到事情,却也总能想起陈青兕,让他来处理。

  而陈青兕每每都能将事情办的出人意料的漂亮,忍不住不用。

  对于陈青兕促成了唐军不费军饷便在青海驻军的事情,兵部尚书姜恪又是一阵长吁短叹,有一个如此能干,惹眼的下属,他这个上司压力好大。

  姜恪将手上的事务放到一旁,问道:“陈侍郎,现在处理什么事情?”

  库部司主事吕梓道:“陈侍郎在查阅兵部这些年的战例,看的很是认真。”

  姜恪皱眉道:“他手上的事情都处理完了?”

  吕梓颔首叹服:“午时前就处理好了……陈侍郎当真是奇才。我兵部事务繁杂,陈侍郎初来乍道,只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熟悉了所有流程。对于事务的处理,高效快捷。他人一两天的事务,他只需半日便处理妥当,且未有纰漏。”

  姜恪听了脸上有些燥,他是由武职转入文职,在当任兵部尚书之前,他是左卫将军,升为兵部尚书的时候,因不适应,闹了不小的笑话,亏得老上司任雅相的帮助,这才渐渐上手。

  而陈青兕虽说是文官出身,却从未接触过兵部事情,但他入职之后,却并未如自己一样,出过差错,闹过笑话。最多就是效率慢一些,不懂的就问,弄明白了再做决定。然后不到一个月,已经完全适应了环境,现在更是游刃有余,两者表现,不可同日而语。

  见姜恪有些愣神,吕梓说道:“尚书可有事,下属这便去请他。”

  姜恪忙道:“没事,不用。”他做贼心虚,怕对方乱想,解释道:“只是有些好奇,不知他看那些作甚。”

  吕梓说道:“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。”

  陈青兕走出档案室,已时近黄昏,随着上手兵部的事情,他一有空就往兵部的档案室跑。

  兵部的档案室有唐朝立国以来绝大多数战役的详细记录,其中包括了耳熟能详的虎牢之战,李世民一战擒双王,也有李靖奇袭定襄,覆灭突厥的唐灭突厥之战。

  这些战役不管是书上记载,还是众口流传,都只是述说大概,细节跟深层次的东西,都不会出现在明面上的记录。

  但兵部的档案里却有详细的记载,双方有多少兵,面临什么局势,战后阵亡了多少人,每一个将领的任务是什么,获得什么功绩都有记载。

  让人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深层次细致的谋划决断……

  看了这些战役,陈青兕揣摩当时为将者的心理博弈,感觉对自己的帮助,比死读兵书更有效果。

  陈青兕在自己的办公署收拾了一下,来到了兵部马厩,自己新得的青海骢冠军正在闭目睡觉。

  冠军是陈青兕特地给宝驹起的名字,缘由就是马脸上那一条长长的白色数字“1”。

  “1”即为冠军之意。

  陈青兕骑着冠军,回到了陈邸。

  小家伙是越来越好玩了,尽管不会说话,但是逗弄他的时候,咿咿呀呀的说着“婴语”,还边说边“咯咯”的笑,让人的心都跟着化了。

  陈青兕现在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陪自己的宝贝儿子聊天。

  “镜镜……”

  “小镜镜……”

  陈青兕抱着小家伙,不住的叫他的小名。

  这个时代并不兴直接取大名,先取小名渡过最危险的幼儿时期,再取大名,然后行冠礼的时候,由长辈赐字。

  古人有一种迷信,因幼儿夭折率太高,喜欢给幼儿取贱名好养活。

  这种习惯迷信不只是百姓相信,王孙贵族,甚至天子都是如此,是故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一个让人发笑的小名:稚奴、寄奴、阿兕子、垃圾、斗将,黄奴,阿倪,丑瑰、溪狗等等。

  陈青兕不信这个,给自家的宝宝取了一个“镜”字当小名,有洞达世情、清正高洁之意,又有以人为镜之意。

  小家伙已经记住了陈青兕这个父亲的声音,他虽听不懂话,但只要这个熟悉的声音一响起,他就会配合的发出各种声音回应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37e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37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